揭市教〔2011〕340号
关于确定揭阳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科目、内容和计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教卫、文教)局,市实验中学:
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2012年揭阳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考试科目、内容及计分办法通知如下:
一、考试科目
文化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生物、化学、思想品德、地理等九科(体育科另文通知)。考试采用闭卷笔答方式。
二、各科计分办法
语文、数学、英语各为120分(其中英语含听力部分);物理、化学各为100分;历史、生物各为50分;思想品德为60分,地理为40分。
三、各科考试内容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科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广东省2012年初中毕业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为依据;思想品德科考试范围按照“揭阳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科考试要求及内容”执行,其中时事政治部分考试内容为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以教育部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时事》初中版2011—2012学年度1至6期的内容为主);历史、地理科考试范围按照《揭阳市2007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政治、历史、地理科考试要求及内容》(揭市教[2006]94号文件附件)要求执行,其中历史科考试范围中中国近现代史第11小点广州起义内容删去;生物科考试范围按照《揭阳市2008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生物科考试要求及内容》(揭市教[2007]96号文件附件)要求执行。物理、历史、生物、化学、思想品德、地理各科内容独立,物理、历史、生物合在同一单位时间进行考试,化学、思想品德、地理合在同一单位时间进行考试。
四、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请各单位迅速通知各相关学校做好中考备考工作。
附件1:揭阳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科考试要求及内容
附件2:揭阳市2007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科考试要求及内容
附件3:揭阳市2007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地理科考试要求及内容
附件4:揭阳市2008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生物科考试要求及内容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主题词:高中阶段教育 招生 考务 通知
揭阳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11月18日印发
附件1
揭阳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科
考试要求及内容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毕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思想品德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的结果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考试依据
2010年初中毕业生思想品德学科毕业考试内容,以教育部2003年3月印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
三、考试范围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七年级上、下册(约占10%);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上、下册(约占30%);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约占50%);
4、时事政治部分(约占10%)
(1)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2)以教育部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时事》初中版2009—2010学年度1至6期的内容为主。
四、考试命题指导思想
根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目标及其特点,初中毕业生毕业考试主要是检查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思想品德所达成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情况。
要求在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评估内容的同时,发挥各个评价主体的作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
在对知识目标的评价方面,既包括理论观点和原理,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要注重考评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
在能力目标评价方面,既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既要对理论观点、原理的运用能力进行考评,又要强调对“动脑”思维、“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行评估。要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有侧重的评价。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参与各类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关切、所持有的观点进行评价。评价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
五、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采用书面笔答、闭卷的考试方式。试题满分60分。
2、试卷结构: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
题 型
题 量
题 分
总 分
题 型
单项选择题
15题
每小题2分
满分30分
简答题
3题
每小题6分
满分18分
分析说明题
1题
每小题12分
满分12分
全 卷
共19题
满分60分
六、考核的内容
(一)七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
1、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 (识记)
2、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 (识记)
3、青少年必须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识记)
4、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识记)
5、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 (识记)
6、青少年应加强自我防范 (识记)
7、《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保护青少年设置了四道防线(识记)
8、青少年应善于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识记)
(二)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下册
9、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识记)
10、如何在实际生活做到诚信守则 (理解)
11、我国的权利保障体系 &nbs, p; (识记)
12、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理解)
13、公民必须忠实地履行义务 (识记)
14、如何积极行使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识记)
15、人格尊严的含义及其表现 (识记)
16、如何尊重并保护他人的隐私 (理解)
17、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理解)
18、消费者享有的权利 (识记)
19、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 (识记)
20、公平的产生及内涵 (识记)
21、维护社会公平 (理解)
22、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识记)
23、自觉维护正义 (理解)
(三)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
24、责任的含义、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识记)
25、公民应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理解)
26、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国家的根本任务 (识记)
27、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核心内容的含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理解)
2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以及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运用)
29、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和“一国两制”的内涵(识记)
30、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及其做法 (理解)
31、人口现状的特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 (识记)
3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具体要求及其现实意义 (理解)
3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识记)
34、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
35、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理解)
3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运用)
37、中华文化的特点 (识记)
38、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识记)
39、当今时代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理解)
40、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理解)
41、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识记)
4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识记)
43、公民积极行使公民的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运用)
44、国家安全的内容及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识记)
45、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
46、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理解)
4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合理消费 (运用)
48、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识记)
49、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的地位(理解)
5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识记)
51、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理解)
52、我们的共同理想 (识记)
53、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 (理解)
54、学会选择人生,学会承担责任,做21世纪需要的人才(理解)
(四)时事政治
55、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以教育部委托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时事》初中版2009—2010学年度1至6期的内容为主)
附件2
揭阳市2007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
考试历史科考试要求及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1、夏、商、西周的兴亡
2、商鞅变法
3、秦朝的统一
4